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会听课学习体会
10月26、27日两天,我们数学组五个老师参加了在长沙举行的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会,会议主要以长沙各区数学新秀与数学京派、苏派名师“同课异构”的形式展开。我们不得不佩服青年教师的勇气和热情,更为名师从容睿智所折服,然而更多的是观课后对当前教育思潮的思考和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下面我代表外出听课的老师跟大家交流个人听课的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重新思考课堂教学的定位
从这几节课中很明显可以看出青年教师的课都关心知识的建构和学法指导,而名师更关注自己的课能给孩子的发展带来一些什么好处。
比方说,同为《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芙蓉区的曾宪梅老师以自己给3个灾区小孩捐衣服的情景引入展开教学,这是我们绝大多数老师用的而且非常好的导入方式,而京派名师贲友林则每人一张学案,以学生对以前学过的35×3口算、12乘13笔算方法的回顾引入乘法分配律,每个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猜想、验证、推理。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容易出现灌输的倾向,而像贲老师这样的追求长远教学效益的教师,他们课堂教学的意义与价值是让孩子爱上思考,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这就是我们应该向名师学习的。所以备课时要站在领会知识产生的背景与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理解教材、设计教学程序,根据孩子的特点把孩子从已知引向未知,在不断地生成中思考,建构认知、发展智慧、体验情感、完善人格。
二、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名师把教学当成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所以他们的眼中全是教学、全是学生,时刻是有心人。张齐华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这节课的结尾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相当深刻的。在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设计了一系列有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其中最后一个设计是这样的:播放多美滋1+1奶粉广告:东东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一看来了8人,刚解决这个问题,又来了第9个人。看广告让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有的学生说从第一幅画面,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吃到一份,联想到了1/4,有的学生说从第三、四个画面,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到一份,联想到了1/8,还有的学生说联想到了1/2,这时张老师不失时机地追问:这里的1/2是整个蛋糕的1/2吗?学生通过辨析得出这里的1/2是小男孩手上蛋糕的1/2,是整个蛋糕的1/16。看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名师的精心设计,别人眼里的普通广告,到了大师的'课堂上,成了精彩的教学资源,成了融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绝好的数学素材!我看到的是无用的广告,大师看到的是可喜的资源。以前听到的华应龙老师的课《台湾长什么样》是从生活中旅游生发出来的,而在生活中,我却很少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然后拿到课堂中去让我的学生解决,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数学问题联想到生活实际。课堂中讲的更多的话是:“孩子们,注意到没有,数学中很多问题都是来源与我们的生活。”却很少说:“请同学们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我想,这就是我与名师的距离吧!听完名师的课,我沉思了!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么重要!
三、怎样算一堂好课的思考
牛z老师在《怎样才是一堂好课》讲座中谈到让人的学习看得见,在变化、在提高、在进步!一节好课一定是围绕着学生学习的课堂,应该是由老师的教转化成学生的学,教学教学,教学生学,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课堂。课前一定要思考学生有哪些困难,障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应发展学生的思维。热闹也罢,安静也罢,更重要的是思路的转变,学生会怎么想问题。波利亚说过:教师做什么并不重要,但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学校教育真正目的是改善个体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孩子就像玫瑰花蕊,有不同的花期,教师应该等待花开更应该给学困生机会。以前我更容易被上课老师的有如主持人般娴熟的预设调控、形式上的新颖所吸引,几次走近名师课堂,我真正体会到名师的数学课堂更多的是真实性、朴实性和对学生的尊重!包括对他们自身的尊重,对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尊重。虽然我们希望生活是多彩的,但平实是生活的本质,多彩只是生活的点缀,舍弃平实而追寻多彩,结果必定是浮华人生。课堂教学不也正是如此!我们也只有将课堂教学当作人生中的生命经历,去享受、去充实,才会将课堂教学当作学生的生命经历,自觉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这段生命经历。名师正是深知其中的精髓,所以名师的课堂朴实而显睿智。
最后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三流的老师教知识,二流的老师教方法,一流的老师教思想!